2.28.2008

誰才是導演 Clash of Egos

看電影的人如果知道整個電影工業的運作模式,不知道還能不能用同樣的心情欣賞。
這部在2007台北電影節的開幕片,很犀利也很爆笑。
電影的門尷到底有多高?電影是一門專門的技術和藝術,如果同意「迎合大眾口味的便無法成為真正的藝術」,那電影的角色定位在哪?
一個沒有電影學習和製作背景的普通人可以拍電影嗎?又會拍出什麼樣的電影?而這部毫無章法的片子竟然可以得到影評很高的評價?票房又真的代表了影片的價值嗎?
在各種荒謬的情境裡,被定型的社會角色和身分,藉由被扭曲而一一重新被檢視。

片中的對白有趣又富有張力,湯尼質疑克勞斯的運鏡方法,克勞斯強調這是電影拍攝的手法,叫做「疏離」,可以讓觀眾與劇情暫時脫離,進而讓觀者意識到自己是在電影院看電影。湯尼說:「我花三百多塊進戲院,就是要讓你告訴我我在看電影?」兩位男主角也分別扮醜,電影結尾湯尼的大製作更是影涉了昆丁塔倫迪諾的「追殺比爾」,螢幕上髒話和濺血飛灑四處,也完全違背湯尼當初想要拍一部適合閣家觀賞的電影的初衷。
而不只是電影,影片幾乎涵蓋了所有可能與電影產生因果影響的人:導演、編劇、製片、大明星、臨演、工作人員、贊助商、觀眾、影評……透過電影,戲外創造了更多充滿人性張力的情節與互動,使整部影片豐富完整。
影片最後湯尼一家人決定選擇去動物園而不看電影,再把整個討論顛覆,幾乎每部北歐電影的創意都讓人驚喜,「誰才是導演」也絕對是值得一看的佳作。

不過如果以這部電影的邏輯,我們這些看完電影寫感想的作法,也不值得鼓勵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