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5.2005

大逃殺I Battle Royale

我對BR的了解其實不深。只是聊聊感想,無關批評。

起因是前幾年的台北電影節,參展日片《青い春》(藍色青春 Blue Spring)讓我印象深刻,
而一直被策展人和影展手冊提及比較的另一部電影,就是Battle Royale。
當時片名叫《生存遊戲》,我複誦著導演深作欣二的名字,試著在腦海留下記憶,以便日後查詢。

前些日子,在書店看到新書「大逃殺」,沒發現就是當年的生存遊戲,
直到在破報上不小心看到文章,差點擦身而過。

漫畫、原著我還沒拜見,先看了電影。
不知該怎麼形容,把這麼驚悚的事用這麼娛樂的方式演出。
片頭字體和呈現法一付電動關卡就要開始的樣子,
但明明是沈重的主題。
把駭人聽聞的事實用綜藝的方式描述,讓人不寒而慄。
影片前段的遊戲規則說明的演出就是一例。

裡面有多重的價值顛覆。
北野武飾演的老師從成人的無奈,轉為報復玩弄年輕的生命,
甚至抗議自己人生而拒絕回到原來的現實,
和他對死亡稀鬆平常的態度相較,
學生們的恐懼和竭盡所能的求生就更顯得諷刺。
規則的改變,將原來生活模式極端相反的兩邊重置,
老師輕浮起來,學生卻像大人般憂心忡忡,煩惱著活不活得過明天。

角色被困在導演架構的世界裡,
像伊藤潤二漫畫裡一樣,被隔絕而無助,
彷彿回到現實世界就是救贖。

但同學們希望回到的正常世界是拯救,也是死亡,
畢業後的學生進入社會,
就必須接受成人的遊戲規則,
為了生存而彼此廝殺,
不管唸書時如何揮灑的同窗情誼。
即使沒有犯錯,
結局也會找上你,棄權或打破規則的下場都一樣。
站在存活的角度上,
人的情感會變得如何脆弱?
而迎接年輕人的社會,
規則又是誰訂的?
結構是否也是驚悚地近乎可笑?
人和人之間的信任,又是建立在什麼基礎之上呢?

從血漿的噴灑和感覺不出生命重量的死亡連續,
我感受到對生存喘不過氣,
和持續絕望累積出的慘白微笑。
無法選擇要不要加入的生存遊戲,
活著,承載比死亡更多的無柰。

9.12.2005

電車男 Densha otoko

簡單地說,這是部簡單可愛的影片。
最近的日本片常有著小品題材,但試圖充分發揮情節的張力,讓你邊笑邊看,也邊看邊哭。
只要戲謔的不過份,悲傷的不誇飾,都可以很輕鬆地入口消化。
而且都是貼近大眾生活的日常感觸。

相較於穿著有型有款的人,我總覺得樸實的人感覺親切多了,
但外表衣著是包括在社會認定的過程裡,
在日本相信格外嚴苛。

有誰是靈魂和軀體都有相同外貌的呢?
在路過街上的櫥窗鏡時,我總會想:「這就是我的樣子啊!」
和我想像中還真有些差距,
所以我一直很羨慕到哪裡都可以一直狂照鏡子欣賞自己各種角度,
再不停調整髮型的女孩,
看著男主角的自卑,和被定型為與戀愛無緣的毒男,
過去的回憶慢慢浮上,
熟悉的心疼感也就自然延伸,
也就不去深究電影是否有默許社會化和以貌取人的嫌疑。

我有朋友,平時沈點寡言,
在msn遇到他卻判若兩人,
或多或少,我們在網路上都表態的多一些吧!
抽離了現實的包袱和身分限制,
增加了熱情或是溫度,
電車男的真實故事裡,人和人在網路介質的互動,
和有真實空氣流動的地表,
也形成有趣的對照,
將虛擬的情境和表情符號真人化,
旁白刻意以各種角度出現在畫面裡的表現,
導演在小細節也表現了活潑的創意。

我即使到現在出門還會被誤認為學生,
常常在買票時只恨自己沒有留一張學生證,
但要經過多少時間和事件我們才能接受自己現在的模樣呢?
在自我轉變的過程中,又要如何才能決定自己該成為什麼樣子?
電影講出了我們曾經有的懷疑,和也許到現在仍持續的不安,
實現不可能美夢的過程中,我們也許也得到自我認同的意外禮物。

我相信本質單純美好的東西,不用過度包裝,
感受物件本身就會讓人喜愛;
如果不理會宣傳廣告裡形容是「都會男女浪漫愛情喜劇」的矯情用詞,
用最簡單的心情看電影,也許就有屬於你自己的愉快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