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被誤解而人生誤入歧路的影片雖然不少,但每次進電影院,各國的導演和編劇們好像都可以提出新的觀點,來看待和面對角色以後的未來人生。
《少年西恩的崩壞人生》節奏算緊湊,視角則從年輕人的觀點出發﹣在這樣的社會下,人們可以包容多少的差異性?與主流相反的裝扮、主張,是否會變成必須被抹除的異類?如果青少年有行為偏差,那麼家長和大人們又多「正常」?
西恩在一連串的誤解和覇凌下進入了少年看守所,和《儘管如此,我沒做過》片中的主角一樣,他們都希望能洗清自己的冤罪,但周遭的家長律師卻都力勸他們認罪協商,在犯罪定案的過程中,誰想要便宜行事?所謂的真相,除了被害人和嫌疑犯外,在處理案件的行政機關中又誰真的在乎?
對於危險的定義,我們的恐懼是來自於危險的徵象本身,還是因為不了解而感到害怕?西恩特立獨行的個性和衣著打扮,是否就代表他有問題?我們是否習慣於批判我們不了解的人事物?我們是否習慣把自己升格為神祉,給別人恩典或罪名?
影片裡唯一的女主角可能不太討喜,畢竟西恩因為她惹上麻煩,而她卻沒有為西恩站出來說句話。西恩的母親也幾乎在事件中缺席。對於年輕人在不同的境遇中面臨的窒息感和無力,《少年西恩的崩壞人生》讓觀眾和主角一起面對、學習,正面迎戰恐懼,可能才有存活的機會。
9.21.2013
評審中,勿打擾 Jury 和 菜鳥評審請指教 Jury, Kiki par Kiki
《菜鳥評審請指教》這部片是與韓國電影《評審中,勿打擾》(Jury)一起合併放映,乍看之下這兩部影片都是在討論電影到底要如何評選、如何給獎,但其實在觀看《菜鳥評審請指教》後我十分失望。
《評審中,勿打擾》的確是一部反映評審委員在評選參賽片的電影,各種來自於個人的、環境的外力因素,影響著評審們的判斷,給予獎項某種程度就像權力和口才的角力,每個人的喜好、不同的流派、當前時髦流行的手法、或者是政治因素、評審的精神狀態、甚至關乎各個評審影人的外語能力好壞......都會影響一部電影在影展中的獎項排名,《評審中,勿打擾》用喜劇的誇張方式,呈現影展臺面下評審給獎的幕後祕辛,雖然在結構和含義上的討論略顯鬆散和不夠深入,不過仍然是部有趣的、符合命題的電影。
《菜鳥評審請指教》我就有些疑惑。其實這部影片,比較像是杉野希妃發掘自我的電影,來自於日、韓兩個家庭混血的杉野小姐,在影片中訪問各國的電影人,想了解在大家心中電影的定義,以及作為一位演員、製片和導演身份的杉野是如何在這樣的電影圈中自我定義。
很遺憾的,這部電影關於「評審」和選片給獎的討論,還不超過5分鐘。
對於不認識杉野希妃,選擇觀看這部電影的原因也不是為了要認識她的觀眾來說,在電影院裡呆坐了75分鐘卻沒有得到想要的答案,是很不愉快的。尤其在影展手冊的介紹寫著:「電影是什麼?要怎麼評斷他人的電影?當杉野希妃第一次受邀擔任全洲影展評審時,她心生疑問:評審到底要做什麼樣的工作?怎麼判斷?這部「假紀錄片」從這些問題出發,看身兼演員與製片身份的年輕女子,遊走影展日與夜,結識導演、影評人、策展人、演員……等各色重要大人物,討論彼此對電影的想法,也一窺影展人回到房間後,隻身獨處的沉靜時刻。影展發燒友絕對不可錯過!」看了這樣的介紹文,難免會以為這是部前往影展後台訪問評審,看各國評審發表個人對於電影評選的各種意見和想法的影片,但其實並不是;『...也一窺影展人回到房間後,隻身獨處的沉靜時刻。影展發燒友絕對不可錯過!』這段文字應該也只是因為杉野小姐在片中有幾近全裸的畫面呈現,但不能在手冊介紹中破梗爆雷,所以必須很模糊地暗示觀眾﹣有精彩的內容。
唉。
就算杉野小姐的身體非常美麗,但是,這並不是我進來電影院的原因!我選擇《菜鳥評審請指教》這部電影,是想看到關於評審制度的討論,影展手冊可以寫的更忠實、更接近原片嗎?這樣的誤會實在讓人非常空虛,對於杉野小姐用心製作的電影無心欣賞也很可惜,對我這種文不對題的觀眾來說,這更是一次痛苦的觀影經驗啊......唉。
《評審中,勿打擾》的確是一部反映評審委員在評選參賽片的電影,各種來自於個人的、環境的外力因素,影響著評審們的判斷,給予獎項某種程度就像權力和口才的角力,每個人的喜好、不同的流派、當前時髦流行的手法、或者是政治因素、評審的精神狀態、甚至關乎各個評審影人的外語能力好壞......都會影響一部電影在影展中的獎項排名,《評審中,勿打擾》用喜劇的誇張方式,呈現影展臺面下評審給獎的幕後祕辛,雖然在結構和含義上的討論略顯鬆散和不夠深入,不過仍然是部有趣的、符合命題的電影。
《菜鳥評審請指教》我就有些疑惑。其實這部影片,比較像是杉野希妃發掘自我的電影,來自於日、韓兩個家庭混血的杉野小姐,在影片中訪問各國的電影人,想了解在大家心中電影的定義,以及作為一位演員、製片和導演身份的杉野是如何在這樣的電影圈中自我定義。
很遺憾的,這部電影關於「評審」和選片給獎的討論,還不超過5分鐘。
對於不認識杉野希妃,選擇觀看這部電影的原因也不是為了要認識她的觀眾來說,在電影院裡呆坐了75分鐘卻沒有得到想要的答案,是很不愉快的。尤其在影展手冊的介紹寫著:「電影是什麼?要怎麼評斷他人的電影?當杉野希妃第一次受邀擔任全洲影展評審時,她心生疑問:評審到底要做什麼樣的工作?怎麼判斷?這部「假紀錄片」從這些問題出發,看身兼演員與製片身份的年輕女子,遊走影展日與夜,結識導演、影評人、策展人、演員……等各色重要大人物,討論彼此對電影的想法,也一窺影展人回到房間後,隻身獨處的沉靜時刻。影展發燒友絕對不可錯過!」看了這樣的介紹文,難免會以為這是部前往影展後台訪問評審,看各國評審發表個人對於電影評選的各種意見和想法的影片,但其實並不是;『...也一窺影展人回到房間後,隻身獨處的沉靜時刻。影展發燒友絕對不可錯過!』這段文字應該也只是因為杉野小姐在片中有幾近全裸的畫面呈現,但不能在手冊介紹中破梗爆雷,所以必須很模糊地暗示觀眾﹣有精彩的內容。
唉。
就算杉野小姐的身體非常美麗,但是,這並不是我進來電影院的原因!我選擇《菜鳥評審請指教》這部電影,是想看到關於評審制度的討論,影展手冊可以寫的更忠實、更接近原片嗎?這樣的誤會實在讓人非常空虛,對於杉野小姐用心製作的電影無心欣賞也很可惜,對我這種文不對題的觀眾來說,這更是一次痛苦的觀影經驗啊......唉。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