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0.2009

附:阿拉斯加之死﹣讀完原著

電影是一個切面,書是厚厚的文字,比起兩個多小時的電影,三百多頁的書試圖讓我們看到更多的克里斯多夫.麥克肯多斯。
相較起來,我覺得電影浪漫的多。電影裡描述了克里斯自己的歷險,除了他遇到的人事物之外,電影裡很重要的部份是他自己一人在荒野裡生活的情景,從他的打獵、閱讀裡,我們好像可以觸摸到他的內心。
原著的作者是強.克拉庫爾,可能因為他有為雜誌撰述文稿和報導的背景,書本讀起來像是從一個大人的角度來看克里斯,雖然他的立場是理解和相信克里斯的選擇,但難以避免地「從客觀的角度來看」即代表著必須放入大量的現實,而作者的線索來源就必須去訪問遇過克里斯的人、他的家人、同學和後來保持聯絡的朋友,從他們的回憶裡來還原克里斯。
這本書我並不算很喜歡,但如果想更了解克里斯,它的確是少數珍貴的資料之一,是的,這本書與其說是傳記小說,形容成資料也許更加合適。雖然讀完仍讓我有種沒有被搔到癢處的失落,但讀到書裡描述克里斯大體被發現的過程和他生命最後的時光,我還是哭了,這種難過也許是因為我們失去了這麼獨特的克里斯,也許是因為被這麼單純美好的靈魂撞擊,但我又怎麼能為克里斯難過呢?覺得他失去生命是因為愚蠢,這樣想的人不就還是從社會保守的觀點來看,完全沒有被他的選擇所感動?!沒有人能保證自己能置身在生存危機之外,比起強權富國領袖興起戰爭,又怎麼能說克里斯不愛惜生命,說他愚蠢?
說他是自己害死自己,這種批評怎麼說都只是就成敗論英雄而已。他試圖求救,也積極求生,但還能從容面對死亡,要如何說這樣的人沒有勇氣呢?也許他低估了自然界的力量,但人類、動物界裡所有青春的生命不都是如此嗎?我們又怎麼能預設他「應該」要重回文明建構出來的社會?覺得回到社會秩序裡他的人生就會更美好?
原著、電影、電影原聲帶,這三者都是之後的作者放入了自己的想像,但電影原聲帶和電影較以克里斯出發,他看到的、體會到的感動、他的觀點,雖然經過了導演和創作人轉譯,但似乎我們還能從中感受到克里斯的溫度,感受到他獨特獨立的靈魂閃出的光芒。

8.09.2009

阿拉斯加之死 Into The Wild

有些電影會讓人很難收手。你會想去找出相關的原著、音樂、背景,像是一頭栽進去一樣,忙碌著想把每一面都展開,看更多、了解更多,這就是《阿拉斯加之死》在我身上發生的情況。
是怎麼樣的心情會選擇放下一切?多數人總是嚷著辭掉工作,離開城市,但需要多大的勇氣才能丟掉這些所有所有?我覺得震撼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這是個真實發生的事,一個真實的人。但從電影裡看來,克里斯多夫在執行這個理念時,是那麼單純而專一,也許就是這種單純,才能更有力量快速地渲染開來。
很難不被他打動。不管是他的選擇,他的實踐方法,他的信念,因為太真實了,就像咬下一口全生的肉塊,血和筋肉在嘴裡溢出,很難不被震撼。因為他就這麼放下了我們迷戀的、執著的享受和物質生活,我們壓抑不下的慾望,他就像站在河邊的孩子,看著這些從他眼前流過。
陪伴他在孤夜的,除了大自然,還有書。在電影裡便有提到書裡的字句:「非不愛人,更愛自然」。與其說把自己丟到大自然裡是自我放逐,把自己放進功利的社會裡不更像?在大自然裡,你有的選擇可能還多過社會規範下能提供的空間,至於這個題材會不會太反社會了?也許吧!但提出這種檢視和價值的可能實在讓人感動,藉由一個人的行動,一個取捨的念頭,能夠影響擴及到無數的人,這個聲音在主流社會裡又是多麼的微小,多麼的珍貴。
Emile Hirsch帶點純真的臉孔,詮釋這個行動很有說服力,看起來很聰明,像是聽話的乖孩子但其實有自己的打算。讓人期待他之後的演出。
一個人的理想可以把一個人推多遠?要執行到什麼程度才算完成?克里斯多夫不用對任何人交待,也不是全然為叛逆而做,回到人的最小單位,一個人,純然的理想可以把人帶到多遠?即使他最後有向人求救的想法,仍無損於他完成的、示範的、信仰的那個東西,那個在我們心中爆炸的小東西。

7.18.2009

東京奏鳴曲 TOKYO SONATA

整部影片在演出一個過程,就是失序。發生的地點在日本東京,格外講求秩序和群體文化的地方,從父親隱瞞失業開始,事件的連動而產生無可避免的連環爆炸。

片名取名為東京奏鳴曲,家庭的運作其實有規則可循,每個角色都有社會期待的固定模式,理當是彼此互相依賴,互相配合,和諧地表現出優美的人生樂章,但由於父親被裁員,被社會機器推擠出局,引發母親、哥哥、弟弟接二連三地脫離原本預設的音樂主題。

看這部片我覺得不管日本或是台灣,大家都太執著於「正常」這個形式,尤其是發達的大城市。大家都努力地看起來很冷靜、很酷,很理所當然,沒有什麼是奇怪的,一切都有效率而且快速地進行,如果走往和所有人群相反的方向便覺得不安。但有時生命裡的出錯並不可怕,人們恐懼的是被抛離軌道的未知結果,我們對慣性的生活感到厭煩但又離不開。

在影片裡日本的父親非常權威,家裡的所有人都在等他才能開飯,光是從餐桌這場戲就可看出爸爸失業,代表他失去的絕對不只是工作和收入而已,但接著就會發現母親其實才是維繫家庭的重要力量,如果說爸爸是屋頂,那麼媽媽就是地基。

在這個故事裡每個人都是立體的,不會強調誰才是樂曲裡的主奏,就像奏鳴曲裡每個聲部各自都很重要,而在每個人失序的爆點上,導演黑澤清也發揮出許多許多意外,為每個角色的走向加入許多奇想,一旦開始呈現出他們自己的旋律,就充分地變形,每個人都難以預料結果。

片尾弟弟在眾人的注目下演奏完德布西的月光,就表面上來看,真是個令人欣羨的家庭,出了一個有音樂天才的兒子,但觀眾已經和這家人經歷了影片裡所有的錯亂,社會定義的價值也許就不再那麼絕對。就像這家人在影片最後的重聚,母親和平常一樣煮起了晚餐,米飯和湯是再平常不過的東西,也是這家人重新回到現實的最好象徵,就算我們都不再是原來的樣子,就算失業、失學、離家,但生活還是可以繼續,比起樣版的模範家庭,其實更有意義。

5.10.2009

為愛朗讀 The Reader

我覺得漢娜史密茲是個很難被呈現的角色。就我們的生活經驗裡,應該很難對於查票員產生好感吧!她的形象像個硬漢,直接、粗魯,總帶著勞動色彩。漢娜好像也是這樣看她自己的,所以在麥可第一次偷窺漢娜被發現時,漢娜看起來也和我們同樣驚訝。驚訝於在她完全沒想到的情況下,她的照護和協助的擁抱竟然吸引了這個15歲的年輕人,因為畢竟她一直把他當作小孩。麥可擁有太多漢娜沒有的東西:青春、無限可能的未來、幾乎無憂慮的生活、和求知的權力。但這個擁有一切的年輕人,卻對這樣的她感興趣,對麥可來說,漢娜暗示出的成年人的生活、未知的身體探索,對現在的他是充滿誘感的,他們兩人其實是各自站在對面,互相對對方的一切有著羨慕和好奇。
凱特溫斯蕾真的很神奇。我覺得不管是對觀眾或導演來說,有一位這麼完全無保留的演員都是我們的福氣。即使我們看過其他很多電影裡面她漂亮的裝扮和高貴的氣質,但在漢娜身上,幾乎看不到從前的她。漢娜是樸素的,剛直的,甚至是有點愚笨的,全身土氣晦暗的黑色制服下的她卻是位美麗的女性,柔軟的、性感的、激情的,蘊藏所有和她的外表相反的特質,當麥可在第一次做愛前看著裸體的她,說著:「你好美」,而漢娜卻回答:「你在說些什麼」,一如漢娜看待自己的方式,彷彿性愛就是性愛,她不是需要被歌詠的女神,她對自己的外表不感興趣,這只是原始的慾望,一如吃飯睡覺一樣正常。
在麥可第一次為漢娜朗讀時,他把書放在他兩腿間,書本的位置正好取代了他的性器,這是很有趣的畫面,他以為讓他倆歡愉的只是性愛,但他並不知她對他的渴望後來其實也來自書本,那是他擁有的,也是她永遠無法得到的。
洗澡也是這部電影裡很重要的一部份。洗澡像個儀式,每個人都會脫去外表,回到平等而原本的自己,洗澡也是每個人和自己身體相處的重要時間,在別人家洗澡,甚至是在別人的浴缸裡洗澡,都是件曖昧和讓人充滿想像的事,而洗澡在電影裡,幾乎成為每個情節轉折或是情感與關係變化的舞台,洗澡這麼親密的事,也當然變成性愛的預告。
而所有現實的糾結都反映在成年的麥可身上。法庭的審判、社會的眼光,所有必須接受的事實真相,都造成了麥可中年後的陰鬱和疏離,漢娜變成他無法接受的過去,他無法原諒她,但又不能否認曾經那麼真實的、這麼純真的愛戀。
整部電影裡我們都完全沒有看到中年麥可的身體,就像他不再打開的心房,總是穿著高領毛衣的雷夫范恩斯,像個殉道者一樣
從在她的房間為她朗讀,到郵寄錄音帶到監獄裡給她,其實他們兩人一直是在各自兩個世界,從前麥可用朗讀讓漢娜可以短暫脫離她平庸的現實,在監獄裡他的讀聲更能伴著她在深夜度過漫長沒有未來的牢獄生活。
雷夫范恩斯也絕對是最適合朗讀的人選之一,他的聲音就如他的人一樣,細膩的、性感的,把周遭的空氣都變得敏銳起來,就像你無法略過而不看他的眼睛,也無法略過他的聲音。
雖然漢娜的老妝無法像〈班傑明的奇幻旅程〉一般讓人讚嘆,不過也許也因此給了演員更大的空間來表現角色。這個看起來這麼無趣、平凡的女人,才能讓戲劇性在她身上更加倍被爆炸出來,沒有瀏海,髮型中分再挽起來的凱特溫斯蕾,很像素描雕像裡的維納斯,原始、堅強,但又細緻,而這部片裡,光是看她的表現就夠精彩的了。

3.06.2009

自由大道 Milk

比起新聞報導,也許電影反而有可能是一種更好的方式來還原歷史事件的全貌。整部電影以紀實和溫柔的情感來處理,一位公開出櫃的政治人物?不論從字面上或想像裡,都是多麼不可能做到的事,但電影把哈維.米克帶來給我們,他就像個天使一般出現又消逝。
我喜歡電影把同志親密的愛撫直接演出來,如果演出的是異性戀演員衝擊力會更強,我把它當作是種電影對一般人的撞擊測試,性愛是一件很絕對的事,我覺得它是一種絕對的方法可以試探觀眾的底線。而且就像任何劇情片、動作片、愛情片裡當然會出現的男女調情互相吸引的橋段,同志的性不需刻意強調,但也當然不應在影片裡被禁止或隱諱帶過。
兩位男演員西恩潘和詹姆斯法蘭柯也真的讓我們感覺到他們兩人彼此之間的愛。而在異性戀和同性戀的強弱勢力對比之下,女性更尤其是最終極的弱勢,這部電影裡安柯能堡這位女同志要加入這個圈子,仍和在異性戀社會裡一樣困難。
透過電影,觀眾可以輕易體會當時同志面臨的處境,和現在相比,同志身處的環境如果有好一些些的話,這就是哈維米克用生命奮鬥的珍貴進步。電影沒有過份妖魔化恐同者,他們在電影裡永遠站在同志的對面,觀眾和同志一樣無法看清他們的真面目,他們沒有私生活、沒有體溫,只有檯面上冠冕堂皇的說詞,更讓人覺得這種控訴的可怕。
《自由大道》裡的哈維米克當然是英雄,而且這還是不會在課本裡讀到的事蹟,不管是過去或現在,同志所處的環境仍然存在危機。希望這部誠懇的電影可以感動更多人,以同志角色拿下奧斯卡大獎當然值得慶賀,這絕對是一種主流的肯定,也會大大增加影片的曝光,但能拿到奧斯卡的表演獎項,似乎總是社會底層或心理變異或罪大惡極的角色,這個奧斯卡獎,同時代表了希望,也是負荷。

3.05.2009

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 DEPARTURES

其實這部片對我也說,也許有些太催淚了,不過在現在這麼不快樂的社會裡,我想,芭樂就芭樂吧!讓大家可以盡情地哭一哭也很好啊!也許全世界的人都面臨了夢想的幻滅和對生活低頭的現實,它就以這種親切,打敗了《我和我的小鬼們》和《與巴席爾跳華爾滋》,拿到了今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在電影院裡,在許多伯伯和阿姨們的鼻涕窸窣聲中看完這場電影,買票時也看到了長春戲院難得的排隊人潮,其實它在許多方面都並不算搶眼,但也許就是這種對生命的包容讓它感動了無數人吧!
看著老人家來看一部討論死亡送行的影片其實是很有趣的,看著拘謹的日本民族來討論死亡這件事,還大方對它開了幾個玩笑更是少有的經驗。本木雅弘總給我一種無辜的喜感,好像人生的安排都不是他故意造成的,他用個人特質豐富了這個角色,不管是讓觀眾笑的點或是悲傷的表現都很自然,完全沒有衝突的感覺,他和飾演納棺師前輩的山崎努,把對生命的尊重用了無比溫柔的感情呈現,讓人驚訝這兩個看起來像一般大叔和軟弱上班族的兩個普通人,竟然可以立即地轉變出讓人震懾的力量。
當然久石讓的音樂仍然維持他強大的渲染力,幫助整部影片的情緒漫延,如果真的想單純看部電影可以來看這部片,你只要放鬆做個觀眾就好。

與巴席爾跳華爾滋 Waltz With Bashir

我喜歡電影的原因之一,就是電影對任何題材的觸及度和可能性。《與巴席爾跳華爾滋》是部動畫片,但沒想到,也是部紀錄片。處理成動畫電影的確是個新的角度來呈現紀錄片,內容是回顧當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後來因巴席爾被暗殺造成情況失控而發生的大屠殺。首先是用動畫在還原一個歷史事件所產生的困難度,但也因此給予這部影片一種奇異的風格,界於現實和回憶之間,現實是殘酷的,記憶卻是抽象而虛幻的,這種交錯和矛盾感也把影片放在一種特殊的氛圍裡,有種哀傷的調子,殘酷但又彷彿置身事外。
裡面有些對白讓我印象深刻,無法詳細記錄,但意思大約是這樣的:「記憶是動態的、是活的,如果事件與事件之間有缺漏,記憶會把空隙自動補上。」「給一個人看小時候去遊樂園玩的照片,十張中有一張是假的,那個地點其實他並沒有去過,但那個人在看過所有照片後可以對著那張他沒去過的照片,具體描述出他曾經在那裡做過什麼。」
歷史是真實的,記憶有可能騙人。但如果是一個民族不願回顧的過去,情況有沒有可能相反過來呢?「你只會記得好的事情,這是人類的保護機制。」這是在淹沒世界,控訴恐佈份子的各種指控中,少數站在另一個立場檢視以色列的聲音。士兵以一種不解原因、不問後果的方式成為戰爭的工具,旋轉的華爾滋其實是戰場第一線的生死廝殺,優美的琴音後的連續槍擊和死亡,才是戰事的原貌。而這樣看待戰爭的觀點可以由一名以色列導演提出,更具意義。

我和我的小鬼們 The Class(Entre Les Murs)

就算聽同事聊起羨慕做老師的有寒、暑假可以休息,或是看著做老師的朋友已經在美國買了兩棟房子,我仍然覺得再也沒有比做老師更倒楣的職業了。從前在學校我就是會把老師弄哭的學生,現在在電影裡看到為難頭痛的老師,我更是寄予無限的同情。
這部看起來很像真實紀錄片的電影,的確讓人感覺耳目一新。在小小的教室裡,導演用運鏡、情緒節奏安排,竟然可以讓影片這麼豐富好看,從老師和校方的成人觀點來看教室裡各個讓人傷腦筋的學生,還有老師背後要面對的家長、校長、同事這些複雜的人事關係,老師雖然在教室裡握有指揮權,但其實卻可能反而是最無力的一方。
裡面提及的種族、同志的討論,任何平時看起來習以為常的選擇和言論都可能被質疑出潛在的意識形態和階級觀念,在沒有禁忌的對話裡,讓我們看到編劇和導演對人性的開放,不像一般倡導師道的電影,影片不安排老師最後感動學生的傳統鋪陳,也因此沒有強調誰是正義的對與錯,並不是老師就是對的,學生順應了老師的安排,人生也並不會就此一帆風順;老師和學生看似緊張的互動關係,反而各自擁有獨立的思考系統,無關仇恨,只是立場不同。影片最後空著的教室畫面,把事情歸回原點,這就是教室而已,他們就是學生而已,像是在說這只是個過程,學生會畢業,老師就是在這個階段給予他們知識的人,是理當要被尊重,但也是可以被挑戰的,老師的痛苦也許就是因為老師也會犯錯,老師也是人,卻又常常必須扮演高尚神聖的角色。

班傑明的奇幻旅程 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

對於《班傑明的奇幻旅程》在奧斯卡只拿到技術類的獎項,我並不驚訝,但這並不表示我不喜歡這部影片,只是,也許在情感的張力上,它的確是會被視覺傑出的特效蓋過光芒。
導演大衛芬奇我並不熟悉。即使看過他許多作品:《Zodiac》、《Panic Room》、《Fight Club》、《Se7en》...,卻仍缺乏一種熟悉感。
《班傑明的奇幻旅程》是一部優美的電影。故事說得很慢,也向兩側各自延伸出不同支節,我喜歡它對生命的體會和愛情的表現,還有片中對於命運時機點的安排和巧合那一段的詮釋方法,演員的表現也很傑出,凱特布蘭琪以一種神奇的老太太樣貌說完整個故事,但也許整個故事真的太用力在視覺效果和想讓觀眾相信他們真的變年輕(or變老)這件事上,反而讓演員的情感成了配角。但仍然是個浪漫的愛情故事。

3.04.2009

真愛旅程 Revolutionary Road

李奧納多和凱特溫絲蕾這對在《鐵達尼號》裡的經典情侶,《真愛旅程》就是王子和公主結婚後的生活,當然,不是童話故事裡可以一筆帶過的「王子和公主從此幸福地過一生」。
現實是有重量的。對比April Wheeler,當時她周遭的女性看起來都以老公、孩子為重,而且要在外人面前呈現出幸福美滿的樣子,就像凱特在戲裡問:「這到底是誰訂的規矩?」整個社會對婚姻、對女性有一定的期待和預期,你沒有辦法脫稿演出。
在這樣的婚姻關係裡,丈夫可以接受目前的狀態,也許工作不儘然滿意,但是符合社會的標準,但對妻子來說,是不夠的,她想要有活著的感覺,她想要嘗試年輕時的夢想,不是麻木的、順從的,但就像丈夫和隔壁的男人,即使是性愛,也無法回到年輕時的瘋狂激情,在這整個婚姻結構裡,她一直是孤獨的。
她對自己人生的自覺,趨使她想走出這個困住她的籠子,為什麼一定要在婚後,在郊區找間房子,然後穩定下來,生幾個小孩,為什麼人生除了扮演母親和妻子,不能有別的角色呢?但在丈夫眼中,在旁人眼中,必然是難以理解,為什麼要抛棄這種平實的生活呢?為什麼要再冒險呢?
Revolutionary Road,山姆曼德斯仍然從婚姻關係裡回頭看了當時的美國社會,不像《美國心玫瑰情》那種揮灑的任性,《真愛旅程》比較認真嚴肅,但也因此更加沈重,而飾演女主角的凱特溫絲蕾在現實裡正是山姆的妻子,她用她熱情、富生命力的演出表現了對當時社會勇敢提出反對票的魏勒太太,她對抗的其實並不是她先生,而是整個社會以一種沈默的強迫力規範出所謂的ideal life。

惡魔教室 The Wave

如果說《我和我的小鬼們》是老師和學生的理性辯論,《惡魔教室》就像個失控的實驗,從教室裡漫延到整個學校和社區。
集體的思想實驗,加上納綷的歷史背景,使整件事的是非更加難以分辨。
要組織一群人,建立認同然後產生信仰,產生約束力進而控制,這部影片就像是教學手冊,觀眾可以一個步驟一個步驟,了解成因、相對成本、產生的影響、後果和代價。
教室原本是學習與授與的地方,但其中隱性的權力、指揮與服從,只要加上一些化學配方便可以輕易煽動起來,將權力集中在一種思想、一個象徵、一個人身上,領導人行使眾人的集體意志,群眾擁抱青春生活中難得歸屬感,雙方都陷在權力的控制與忠誠裡難以自拔,最後要煞車時情況已經失控。
相較德國人不避諱涉入獨裁議題,台灣的影像作品裡除了公共電視偶有對政治歷史的回顧,大多數作者們仍然是迴避討論敏感的政治話題。

魔幻時刻 The Magic Hour

看完《魔幻時刻》之後,我回頭去找了《有頂天大飯店》來看,即使有設定事件發生的時空,但兩者仍有一種與現實脫離的奇異感。

很久沒有看到這種可以笑到不行又精彩到需要忍不住在戲院裡拍手的影片。佐藤浩市從不同方面來看都是讓影片成功的大英雄,西田敏行的黑社會老大更是讓整個故事之所以可以成立的強大支柱,明明是所有人都那麼認真恐懼的劇情,卻讓人笑到流淚,而許多角色在《有頂天大飯店》裡也都有演出,就像導演的班底一樣,看著熟悉的演員飾演不同的角色,就像看他們在螢幕上表演魔術一樣。

從主角到配角每個人都各有特色和喜感,而且情節流暢安排也常有出乎意料的驚喜,兩部影片裡都有「夢想」等著要實現,有種可愛的溫馨和單純的傻氣,也讓人對三谷幸喜之後的作品充滿期待。

逆襲!怪獸突擊G8高峰會 The Monster X Strikes Back: Attack the G8 Summit

日本人總有種荒謬的喜感,把荒謬的事情用嚴肅態度分析的研究精神,然後出書、出圖鑑、出電影,呈現一種奇異的趣味。

這部在金馬影展裡看到的影片,真是荒謬得神奇。為什麼吉拉拉會和G8高峰會扯上關係,而且笑點都不在怪獸吉拉拉身上,找來那麼多人,說著那麼多國的語言,用著神奇的演出方式表現各種科技特效,只要對國際新聞略有印象的人,都會被逗得笑到不行。

影片大方地消遣了各國領袖,明白點出高峰會的重點向來都不在解決地球危機,德國總理梅克爾務必要證明她的氣磈給德國男性閣員看看,蘇聯領導人則是擅長採用特務暗殺方法解決問題、法國總統薩科齊只顧著一直把美眉、美國總統當然滿腦子都是趕快打仗;還有模仿安倍的演出,而小泉的扮相更是讓人噴飯,更經典的是北韓領導人金正日的出場,故事結構是常見的人獸大戰,但因為配上各國首相總理,反而突顯人類總是站在正義的一方的自滿心態,也讓人思考這些所謂代表全球人類的菁英到底是拯救地球還是危害地球,以及高峰會舉行的必要性。

2.21.2009

冰旅紀事 Encounters at the End of the World

對於韋納.荷索,我一直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第一次看到《太陽帝國》之後就非常喜歡,這部《冰旅紀事》也是,即使同事告訴我當年荷索為拍片犧牲了許多人的生命,讓我感到意外,畢竟在他的影片裡呈現出的觀點是那麼讓人感動。

裡面有位語言學家說,在地球上沒有被牽絆住的人,就會滑落到地球的最底端—南極。而且他說研究了那麼久的語言學,最後卻來到一個不大需要語言的地方。就如這位學者對著鏡頭的簡單自述,整部影片都讓我們看到了平時根本不會想像得到的生活和思想模式,像另一段他們剛到南極的人必須接受的生存訓練,他們每個人要練習在暴風雪時伸手不見五指的情況下生存,訓練時為了模擬,每個人頭上都反扣白色的桶子,被同一條繩子綁住,由領隊的人帶領方向。但原本嚴肅的訓練因為桶子上畫的各種各樣的臉孔表情,隨著看不見路跌跌撞撞的一群人變得非常滑稽。

或是喜歡播放世界末日影片給大家看的研究站成員、或是走過許多地方,可以表演把自己裝進一個行李被拎著走的女性、或是訪問沈默寡言、長年觀察企鵝的生物學家,被提出企鵝是否有同性戀的可能的問題;加上冰層底下的各種美景、光影、生態,整部影片都是讓我覺得驚喜連連,簡單的畫面裡沒有特別的批判,但沈默的觀察裡卻可以感覺到包容、宏觀、對環境的擔憂、幽默和童心。

也許就像荷索說的,南極是個有著各種奇人的地方,而藉由他帶著德語口音的旁白,也許是進入南極最好的方式之一。

2.15.2009

東京狂想曲 TOKYO!

感覺上,要能夠放在「狂想曲」這幾個字前面的地名,要不就是非常瘋狂的地方,要不就是灰色毫無個性的樣板生活,特別的是,東京都符合以上兩點。

第一篇 《室內設計》,維持了我對米歇爾高迪的印象,青春的,有點焦慮,對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感。女主角和男友寄居在東京的女性友人家裡,為男主角處理一切瑣事的女主角,對她男友來說,就像是後來她變成的那張椅子,理所當然地出現在環境中,可以視而不見。累的時候就坐下,至於椅子有什麼煩惱,人類當然不會發覺。女主角晚上在東京的街頭遊盪,變成路邊一把被人棄置的木椅,當她在路上逃跑時明明出現的是女性的身體,引起路上的男子驚呼;但經過一個巷子,她回到椅子的形態停在路旁,又再度隱身在環境裡。作為support男友的這個角色,幫助男友完成夢想,女主角的角色具體轉化成一張椅子,她裸身在東京街上奔跑時,就是讓男性大感興趣的女體,但對她的男友來說,她卻只是一個無性徵的物件,甚至不如一把椅子好用。


第三篇 《搖擺東京》是最普遍獲得好感的影片,把一個簡單架構的故事說得很有趣。也許是香川照之演得深具喜感,也許是因為蒼井優作為一個送披薩的機器人實在太讓人著迷,雖然我沒有看過在韓國大賣的片子「駭人怪物」,但也因此對奉俊昊導演產生好感。整個故事的細節和場景都很明確,對於長年足不出戶的御宅族來說,家裡的環境和擺設十分重要,畢竟蒼井優是看過他的房間之後動念決定也成為御宅族,像是室內的整齊有條理,昏暗的光線下卻不會給人髒亂的印象,反而有種潔癖和強迫症的聯想;佈滿樹莖的屋子、刺眼的戶外光線,在許多小細節上都處理的具有說服力,讓這個原本應是想像的時空得以成立。
竹中直人演披薩店的老闆,因為他,整個故事更朝向瘋狂的方向走,他是台灣人熟悉的日本演員,在許多日劇和電影像是「水男孩」、「交響情人夢」裡都有讓人印象深刻的演出。我的同事對東京狂想曲下的註解是:第三個故事的女孩真可愛。哈哈,就是蒼井優,她有點憂鬱又抽離的氣質,演出機器人實在是意外地適合,也讓許多人希望真的有這麼一天,會有像蒼井優的女生送披薩到家。

感覺上東京是個無論從任何角度,都讓人有無限感觸和故事要抒發的城市,不知道會不會出現東京狂想曲2,如果有,也會很精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