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1.2007

惡女花魁 Sakuran

其實這部電影我最熟悉的是椎名林檎。
看整部電影的過程像是把所有她的聲音味道再感受一遍。

導演蜷川實花,好像常在日本的時尚雜誌看到這個名字,全片也的確有很強的色彩發揮,就好像一群遊女風花雪月的生活還不夠冶豔似的,所有衣服、圖騰、屏風、妝容都吸飽了色料,用100%的紅在螢幕上燃燒。
鏡頭呈現出一種停格的美感。像是一張張全彩的圖片說著故事,像雜誌上的服裝照,畫面是暫停了,但衣擺、Model的表情、手勢、眼神動線都還繼續說著某個情境,幾乎可以說導演的時尚背景主導了全片的調性,但也因此這部影片裡的部份人物有時顯得比較局部,不夠全面,演技也看起來像是大家自由發揮。
以整個架構來說,與原著漫畫的差異不大,故事的flow也很接近,把高尾和三雲這兩個角色合併,加入武士倉之助(椎名桔平),再把結局改成愛情喜劇結局。其實漫畫中的部份橋段和轉折有時就有倉促的感覺,不知道是否是翻譯的關係,但在遊女的眼神描繪和角色設定上補足了這個部份。所以很難偏重電影或原著漫畫,兩者各有優缺點。只能說不算是大幅度的改編。
演清葉的土屋安娜,因為我只看過她在松子裡不算吃重的演出,所以不熟悉她除了音樂以外的戲劇表現。剛開始看到她的混血面孔當然會覺得有些奇怪,全片充滿了東方五官和色彩,但某些角度和漫畫裡靈活的大眼睛嘴唇微翹的清葉還是有幾分相似,雖然有時土屋安娜的酒渦會讓她穿幫。
這部片會讓人先注意到飾演粧妃的菅野美穗。從日劇、電影已經看過很多菅野美穗,在惡女花魁裡,她把整部影片的情慾成功挑起。
她在片裡首先要為所有人示範「花魁」之所以成為花魁的原因,如果在開場她沒有把花魁的魅表現出來,整部片就撐不起來,觀眾也不會期待之後的清葉,眾多美麗的女演員也會只流於裝模作樣。
她算是清葉眼中的第一個樣版,觀眾也要靠這個角色進入吉原的遊女生活,在清葉夜半窺看她和男子交歡的場面,男人的左手抓住粧妃的胸,磨擦揉捏,另一手逗弄她的私處,透過鏡頭裡的這種偷窺和在電影院的光明正大,觀眾的情慾也被帶到高潮。她的呻吟也很性感,雖然她的背太瘦了些(其實片中的女演員的年紀比起原著都嫌年長了一些,土屋女娜的特寫鏡頭,皮膚也不如漫畫裡描述的吹彈可破。)粧妃嘲笑清葉的笑聲,質問和指責,不用嘶喊就有份量,細緻的五官綜合女傑般的豪氣,宿命的無奈但仍堅強面對的姿態。
飾演高尾的木村佳乃有很好的氣質,但像她其他的演出一樣,總給我一種不夠放開的感覺,她在片中是善妒的角色,必須小心護衛自己的地盤,壓制後起之秀。相較起來,漫畫的的三雲反而比較生動立體,安野夢洋子把她的眼神處理的很失焦,情緒也幾乎看不出起伏,是個內斂又摸不透的角色。
高尾和永瀨正敏飾演的浮世繪畫師的一場激烈床戲,這場幾乎互相懲罰折磨的場面,在經營上不夠到位而削弱了之後情殺的力道。那些飛濺在屏風上的血,鮮豔的色彩被更鮮豔的色彩覆蓋,如果床戲夠動魄驚心,這場愛情會夠絕望,死亡也會更淒美。
這部片果然是女人天下,相形之下男性的角色都成了配角。他們是始作俑者,看似主控了遊女的生命,床弟之間又反被宰制。

椎名林檎充滿在整部影片裡。在性愛場面、追逐橋段、妒意糾結裡都有,錯綜複綜的和服圖案和錯綜複雜的情感,搭配爵士、電子曲風,和電影的古典主題形成對比,有種東西合併綜合的趣味。音樂是華麗的百老匯,畫面也是,雖然許多曲目是舊歌重編,站在這部電影的角度上卻意外賦予新意。
雖然角色的處理還不夠成熟,雖然電影裡需要的寓意和暗示顯得太過刻意,但豐富的色彩、燈光處理形成的獨特視覺風格還是值得進戲院一看。

P.S.
.蜷川實花的個人官網首頁就是土屋安娜穿著現代的小洋裝,用咖啡色的捲髮和高跟鞋擺出清葉吸煙管的樣子,她身後仍是瑰麗的和服圖騰。蜷川也為土屋安娜、成宮寬貴(惣次郎)拍攝過其他攝影作品
.原著安野夢洋子的先生是日本知名的動畫導演—庵野秀明,代表作為「新世紀福音戰士」

8.23.2007

口白人生 Stranger than Fiction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後設文本一一躍上螢光幕,忽然流行了起來。
在「服務生之死」之後,我看了「口白人生」。
導演—馬克福斯特(Marc Forster),「擁抱豔陽天」、「尋找新樂園」我都看過,影片的風格比較難立即聯想在一起,是創作形式很豐富的導演。
而我從來沒看過威爾法洛(Will Ferrell)主演的電影。一部都沒有。他可能在我的選單之外,變成叫得出名字卻永遠不會點的菜。而且我必須不客氣地說,他實在長得不怎麼討喜。也因為他,讓我遲遲沒走進電影院看這部片,直到DVD的檔期才遇上。
可是我卻非常喜歡這部電影。
艾瑪湯普遜(Emma Thompson)真是太棒了。她的咬字和念白,語調和音頻,都很迷人。在她的聲音帶領之下進入這個故事,更是愉快的體驗。她的角色是這部片的演員,也是編劇,她一念之間的決定就能改變他們的人生,和觀眾收到的結局。艾瑪本身的特質賦予了這位被她自己創作的故事折磨著的作家,自然地在螢幕上活起來,抽著菸淋著雨苦惱著。我覺得她給這個角色一種很恰當的灰色,很有深度的、很耐看的,會隨日光照射的角度變成銀灰、深灰或盡乎牆面的白色。既溫柔,也殘忍。
演安娜的瑪姬賈倫荷(Maggie Gyllenhaal)。在我看過"Secretary"(怪ㄎㄚ情緣)之後就迷上了她。導演因為覺得她對生命有種熱情而認為她非常適合片中的角色。我喜歡她給我的自由感覺。好像什麼都攔不住,她可以為理想燃燒,也可以瘋狂,在HBO的自製電影"Strip Search",片中的演出也很有份量。在「巴黎我愛你」可以再看到她。
當然還有達斯汀霍夫曼(Dustin Hoffman)。他在影片解說時表示,口白人生裡他的演出時間比"Finding neverland"多了十幾分鐘,所以他有信心導演的下一部片給他的戲份會越來越多。還提到Harold Crick這個角色是任何演員在演藝生涯裡都會期待和渴望的,而他很生氣導演竟然沒給他這個機會。
馬克福斯特認為男主角應該是一位看起來和一般人沒兩樣的人,相貌平凡而生活無趣。也就是在小說故事裡面,會理所當然被忽略而翻頁過去的人物。威爾法洛的確有十分動人的演出,把平凡裡帶點無奈卻不悲情,還有些喜感的憂鬱表現的很自然。
整部影片裡的視覺符號也很傑出,為表現Harold的規律和嚴謹加分許多。他數著斑馬線的格數、樓梯的階數、任何事物都被他量化了,什麼都可以計算得出來(果然是非常敬業的查稅員)。
影片的節奏控制,觀眾其實沒看多久就猜到會在主角身上發生什麼事,甚至進戲院前就知道了,可是透過Casting讓每位參與的演員把flow帶得很順,配角很盡責的"support"(像是飾演Harold心理醫生的Linda Hunt,片中有著像衣夫人一樣讓人過目不忘的髮型和面容),使得整部影片溫柔、幽默、諷刺又完整。它不是那種一開演就像有人往你心裡丟大石頭的那種震撼感強烈的影片,但它的確特別又有份量,像在商店裡,你還不確定要不要買它,但握在手裡就不願意放下。
達斯汀霍夫曼和艾瑪湯普遜幾乎可以說他們的電影是從小看到大,但不知為什麼總不會膩。
皇后拉蒂法(Queen Latifah)我並不熟悉,但接觸到的她都是飾演很有自信的人物,可能因為不熟悉,角色之間的個性又太類似,而有種和她以前的演出脫離不開的感覺。
口白人生以一種親切的態度,講述一件很超現實的故事,簡單,但戲劇感卻很豐富。

P.S.
.電影裡艾瑪湯普遜住的夢幻公寓讓人嚮往,陳設也會讓人更加了解這個作家的品味和想法
.在英文裡主角是"Leading role",配角是"supporting role",除了戲份多寡,還包含了責任和身份,和中文的主副觀念對照起來格外有趣

8.15.2007

巴黎我愛你 Paris, je t'aime

很久沒看電影了。
和朋友借了「巴黎我愛你」的DVD,才覺得有點太晚認識它。
雖然這種什錦總匯的影展片,是影展裡一定會出現的菜色,但還是不減它的風味。
每部影片雖短,但卻說了一個好故事。(廣告也該如此吧)
下面只列舉一些我喜歡的單元和對白。

.布魯諾波達利斯(Bruno podalydes)/<蒙馬特>
找車位的男主角,意外發現一位昏倒在他車旁的女性。
「我的世界就像雜物箱,啥都沒有」

.伊莎貝拉庫謝(Isabel Coixe)/<巴士底區>
外遇的丈夫準備和總是穿紅外套的妻子離婚。
「他打算在主菜與甜點間抛棄她」、「一開始是佯裝成熱戀中的男人,卻真的變成熱戀中的男人」、「她死在他的懷中,他的感情從此昏迷,不再醒來」
(我很喜歡這支短片整體的氛圍和態度。配樂和第三方旁觀者的口述,讓影片雖短但充滿了諷刺的幽默,像是嘲笑著這個男人生命的荒謬卻浪漫而感性。)

.艾方索柯朗(Alfonso Cuaron)/<馬叟公園>
父女倆邊走邊談,簡單的行為裡卻有豐富情感。
「難得來巴黎,就不能說法文嗎?」

.佛得烈歐布登(Frederic Auburtin)、傑哈德巴狄厄(Gerard Deparkieu)/<拉丁區>
準備離婚的銀髮夫妻,各有對象但情感仍意韻綿長。
「你會不會覺得我很荒謬?」「不會,是別人太嚴肅」

.亞歷山大潘恩(Alexander Payne)/<14區>
美國女遊客的一人遊巴黎
「他們告訴我了好多巴黎的事,告訴我藝術家在哪找到靈感的,大家都去哪裡找尋生命中的新事物,還告訴我到哪裡可以找到真愛」、「獨自一個人坐在陌生的國家,遠離我熟悉的人們與工作,我突然有了一種感覺:就像記起某件我從來不知道的事,或某件我總在等待,卻又說不上來是什麼的東西,可能是件我已經忘記的東西,或是我人生中已錯失的事物,不過我同時感受到了,喜悅與哀愁,也不是那麼哀愁,因為我感受到自己的生命力,對...活著的感覺,就是從那時起我愛上了巴黎,也覺得巴黎愛上了我」


一共有18個故事,每個地區發生的故事是否和當地的歷史或文化背景有關呢?只怪我實在不夠了解巴黎。
其他也有許多精彩的作品,讓我們注意到自己對巴黎的刻板印象:
華特沙勒斯(Walter Salles)的16區,照顧嬰兒的年輕女孩,必須放下自己的孩子去做保姆,哼唱著歌曲來安撫寶寶,同一首歌,兩個孩子,兩個世界,隨著她上班的路線發現與女孩相同較深膚色的人們在巴黎的生活。
葛斯范桑(Gus Van Sant)的瑪黑區,在畫作印製裝裱的地方,有可能遇到soulmate?言語不通的情況,男孩追出門口,即使方向錯誤相反,仍充滿無限想像與詩意。
奧利佛舒密茲(Oliver Schmitz)的節日廣場,急救的女孩為重傷的黑人端來的兩杯黑咖啡,就像顫抖的手裡接不住的眼淚。而在旁人的眼光中,那眼淚也有顏色。

除了杜可風的破題方式和伊萊亞伍德的佛羅多演出,我比較不欣賞之外,其他都可算是不錯的短篇故事,像演出紅外套妻子的米蘭達李查遜,眾演員們的表現都十分傑出。而觀影後將導演的舊作和這部電影兩相對照,也是觀看這部片的樂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