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8.2009

東京奏鳴曲 TOKYO SONATA

整部影片在演出一個過程,就是失序。發生的地點在日本東京,格外講求秩序和群體文化的地方,從父親隱瞞失業開始,事件的連動而產生無可避免的連環爆炸。

片名取名為東京奏鳴曲,家庭的運作其實有規則可循,每個角色都有社會期待的固定模式,理當是彼此互相依賴,互相配合,和諧地表現出優美的人生樂章,但由於父親被裁員,被社會機器推擠出局,引發母親、哥哥、弟弟接二連三地脫離原本預設的音樂主題。

看這部片我覺得不管日本或是台灣,大家都太執著於「正常」這個形式,尤其是發達的大城市。大家都努力地看起來很冷靜、很酷,很理所當然,沒有什麼是奇怪的,一切都有效率而且快速地進行,如果走往和所有人群相反的方向便覺得不安。但有時生命裡的出錯並不可怕,人們恐懼的是被抛離軌道的未知結果,我們對慣性的生活感到厭煩但又離不開。

在影片裡日本的父親非常權威,家裡的所有人都在等他才能開飯,光是從餐桌這場戲就可看出爸爸失業,代表他失去的絕對不只是工作和收入而已,但接著就會發現母親其實才是維繫家庭的重要力量,如果說爸爸是屋頂,那麼媽媽就是地基。

在這個故事裡每個人都是立體的,不會強調誰才是樂曲裡的主奏,就像奏鳴曲裡每個聲部各自都很重要,而在每個人失序的爆點上,導演黑澤清也發揮出許多許多意外,為每個角色的走向加入許多奇想,一旦開始呈現出他們自己的旋律,就充分地變形,每個人都難以預料結果。

片尾弟弟在眾人的注目下演奏完德布西的月光,就表面上來看,真是個令人欣羨的家庭,出了一個有音樂天才的兒子,但觀眾已經和這家人經歷了影片裡所有的錯亂,社會定義的價值也許就不再那麼絕對。就像這家人在影片最後的重聚,母親和平常一樣煮起了晚餐,米飯和湯是再平常不過的東西,也是這家人重新回到現實的最好象徵,就算我們都不再是原來的樣子,就算失業、失學、離家,但生活還是可以繼續,比起樣版的模範家庭,其實更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