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3.2017

愛與別離的夏威夷 Love and Goodbye and Hawaii

一部很小品清新的日本電影。其實故事十分簡單,一對已經分手的戀人,但是仍住在一起。那麼接下來一定會發生的就是其中有人開始了新戀情,怎麼辦?這對前男女朋友,面對仍然朝夕相處的生活,是情未了,還是只剩習慣陪伴的友誼長存?

十分日常的命題, 也很容易讓人引起共鳴,電影也捕捉到日本電影中慣常的舒緩細膩,沒有大破大立,沒有非怎樣不可,只希望生活、感情可以簡單一些。是影展華麗片單裡的小小清流。

12天 12 Days

這部紀錄片其實提出一個新的觀點來向社會提問:精神病患是如何被界定,又是由誰來界定的?

影片記錄了被強制入院治療的病患,依法在12天後要親自出席由法官主持,有律師陪同的迷你聽證會,法官會根據醫生的診斷來判定,該病患是否需繼續接受治療或可康復出院。有趣的就是雖然由法官認定,而法官判決的重要依據是醫生的看法,但醫生其實在聽證會中是不會出席的。所以最後的局面變成病患與法官之間的對談,當病人想解釋自己的病情時,法官則表示他無法介入他的病情診療,也不了解他的病情,法官只單純依據醫生的診斷。所以情況變成病人與法官各自的平行線,病人陳述他想出院,而法官陳述他的判斷就是繼續留院治療,這兩者永遠不會有交集。

親自在第一線看到病患為自己答辯,其實是不忍的。但這個社會,甚至是我們,當這些人生活在我們周遭時,我們真的不會感到不安或害怕嗎?我們能夠容許多少潛在的風險,讓精神病患進入我們的生活圈,甚至是接近小孩子?我想這個問題,對任何人來說都有回答的難度。

這部很沈靜的影片,其實有許多美麗的片段。在花園持續繞著圈子的病患,這樣的行為就像是他的世界縮影,被困在一個走不出來的迴圈。紀錄片試著提供另一個角度來理解精障者,他們各自有各自的煩惱,和一般人相同。不同的是,他們有可能會傷害他人,也有可能自殘。其中也有幾位病患認為,其實回到社會的日常生活,對他們的精神狀況才有幫助,這可能是真的,但又回到上面討論的問題點,這個社會準備好了嗎?社會有可能有一天可以準備好嗎?事實上,又有誰能靠觀察來決定另一個個體的精神狀態?人的行為是難以被預測的,診斷的本質必定含有主觀的成份,一心求死的人,其他人又要用什麼立場要求他痛苦的活著?而這個十分艱難的決定,依照法國新頒布的精神治療法,只需要12天。

唐吉訶驢 Donkeyote

像這樣有趣的角色,可能是劇本也寫不出來的好故事。男主角是一位西班牙老先生馬努爾,他在村子過著簡單的生活,最希望完成的心願,就是徒步走一趟美國,重遊當年印弟安人走過的路線。他最好的遊伴,是一隻狗和驢子。

大部份的人可能可以理解狗與人類之間的美好關係,但沒想過人類可以與驢子如此親近。跨物種跨語言的兩種生物,心意相通且互相支持理解,真的很美好。 尤其當驢子不肯過橋或上船時,老先生用盡耐心溝通、等待,我想兩個生命之間最美麗的,莫過於就是這樣的了解與體諒。但這樣的真善美,放入社會的冷漠中,的確是辛苦的,也會遭遇重重困難,越是單純的動機卻似乎越難被理解,影片最後並沒有交待他是否完成了他的壯遊,但重點並不在是否成功去了美國,他的嘗試,他與他的友伴的嘗試,都為他們各自的生命,紀錄了真實豐富的一頁。

借喻西班牙文學作品《唐吉訶德》,影片記錄馬努爾良善單純但為他人所不解的行為,以及與社會節奏相悖的特異作風,是一種現代另類騎士精神的展現。影片中不乏許多幽默有趣,又感人的小段落,是部難得可以讓人感到平靜與療癒的佳片。

11.15.2017

相遇在世界盡頭 Sicilian Ghost Story

我開玩笑地和朋友說,這部片可能是義大利版的「通靈少女」+「螢火蟲之墓」。

其實故事十分感人,電影後面的呈現的手法,也有讓觀眾落淚的功力。
但這部片的問題,和另一部《驚魂記中計》(78/52)一樣,就是預告片真的剪得太好了,,導致於看本片時略顯不足。

故事的步調很慢,想訴說與處理的情節也持續反覆,我原本猜測導演可能年紀較輕。
但小演員表現得非常好,帶動觀眾的情緒但又不顯過份施力與刻意。

兩位導演--法比歐葛拉撒多尼亞(Fabio GRASSADONIA)、安東尼歐皮亞薩(Antonio PIAZZA)約近50歲,第一部作品《Salvo》就在坎城得到很好的成績,這部片是他們第二部長片。

可以感覺到導演的雄雄野心,但可能在故事的精實度,與情節是否需要細瑣交待的拿捏上,還可以有期待的空間,畢竟片長足足有125分鐘,一不小心就會顯得累贅。也可能只是我個人偏愛意在言外、情感意蘊綿長的作品吧!

我曾侍候過庫柏力克 Filmworker

導演東尼齊耶拉(Tony Zierra)訪問不同位與史丹利庫柏力克(Stanley Kubrick)合作過的電影工作者,從一段段的訪談之中,試著還原出庫柏力克與史上最神助理-李昂維塔利(Leon Vitali)之間,超過二十年的合作樣貌與點滴。即使在現在螢幕中的李昂,看起來老了累了,但仍然無損於他對電影與庫柏力克的信仰與熱愛。

像李昂這樣超級犧牲奉獻的工作,即使在電影圈,仍然為許多人所不解。但面對人們的質疑與批評,李昂在影片中曾表示,他不在意人們對他的看法,他服侍庫柏力克,庫柏力克服侍他的電影,這是天經地義的。

我覺得熱愛電影的人,應該都可以被這部紀錄影片,填得心裡滿滿的。李昂維塔利對庫柏力克的忠誠(也等於他對電影的忠誠),讓人動容。他幽默的發言和想法,也完全不輸年輕人,擁有澎湃的單純浪漫和熱血。

愛電影的人一定會懂。

8.05.2017

他們在畢業的前一天爆炸2 Days We Stared at the Sun2

並沒有在等第二部,不過知道有接下來的故事,還是一件讓人開心的事。常看公視的戲,「他們在畢業的前一天爆炸」第一部也是偶然間看到的。它之所以對我來說變得不一樣,是一幕洪成揖幫陳浩遠打架,過程中把對手耳朵咬下來的橋段。飾演洪仔的巫建和在咬下耳朵後並沒有像英雄一樣擦掉嘴上的血,反而是靠在樓梯上很不舒服的樣子,像是觀眾和他一起在承受這件事的衝擊和後座力。黄遠、巫建和、紀培慧,很多很不錯的年輕演員,他們藉演出傳達的能量,也和故事一樣在螢幕上爆炸。

蔡成揖作為一個背著過去的悲傷與包袱,和其他人一起在第二部展開新的境遇的重要角色,必須在他身上,同時看見悲傷、憤怒、成熟與純淨,這個角色是拉動所有其他角色的中心輪,巫建和也很稱職地撐起了高度,幾場戲仍然擁有輕易帶動觀眾情緒的主力。

要順暢的銜接,在第二部裡延續他們的故事,新角色是否可以無違和感的加入,是重要的一個部份。飾演何士戎的年輕演員,也許是有偶像包袱,有時真實感不足,很像在拍機車廣告,演出上會拿捏不定太淺或太過用力。王丁筑,悲傷到位,但可惜演技仍需磨練,這2位男女主角仍然有讓人出劇的情形。還好導演和編劇仍知道想要表達的初衷和基調,進入社會後,他們會面臨什麼樣的問題、自我認同與矛盾,他們又會怎麼回應所謂大人們的權勢,在第二部中故事擴大到國族議題和時事,其中加入的中國交換學生,是很理想的對照組,因為在台灣很容易只有一種聲音,常常只有自己看自己。尖銳的政治立場要怎麼不偏頗地在角色們的身上發酵,後續會怎麼發展,讓人期待。

結局觀後補充:
其實具有衝擊力的劇情並不容易處理,如果旅轉的力道太大觀眾會跟不上, 演員也不一定能撐得住如海嘯般的舞台;劇情後來把講述的重點移向環境議題,但在很短的集數中要順理成章地把所有人搬到另一個場景有一定的難度;雖然與前幾集討論的--台灣人的國際政治地位弱勢,與經濟弱勢的偏鄉地區人民,其實有一定的相似度,也同樣是很多台灣人共同面臨的困境,但後面幾集要由幾位配角與何士戎、王丁筑一起扛起這麼強大的情感張力,還是太難了。不過雖然沒完全成功,但對年輕的演員來說,有這樣的戲劇表演是很好的磨練機會。

雖然有時對白仍太像寫作的句法,不夠口語,但攝影、燈光和許多細節都有為影集加分。編劇試著想從不同的角度來討論正義的合法合理與社群力量和國家機器互相交集運作下,每個角色的完整樣貌。何士戎是陳浩遠的延續,也是代表理想與單純的熱血角色,像是每個人心裡的小孩子;蔡成揖我覺得比較像父親和作者的角色,類似「超我」,和觀眾的位置比較接近,倒不是說觀眾會對這個角色的設定比較有共鳴,而是他類似旁觀者的角度,很像大部份人們的生活,除了我們自己的事,多半新聞裡的大事件我們都是置身事外的;而我們又何嘗不都是一位個人檢查官,對新聞裡、網路上的各種事項品頭論足、認可與批判?

蔡成揖最後也成為事件收尾的核心力量,藉著他走過的歷程引導觀眾和其他角色,從抱著對大人世界的憤怒和懷疑,到走向體制,在其中找到自己可以信仰的正義,找到自己的一席地。這就是成熟的過程。他也在最後把當年沒機會對浩遠說的話,試著用他們來救士戎。巫建和在最後的關鍵轉折演出精彩迴旋,帶著我們落地。

我覺得台灣的戲劇很有趣,要不就是內容不多但要拖出一整年的長壽劇; 要不就是很有野心但集數裝不下的精彩短片。真希望可以平衡一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