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2005

衝擊效應 Crush

如果還來得及的話,看看衝擊效應。
地點在洛杉磯Los Angeles,天使殞落。
我朋友Moh曾說過:「膚淺的認知,就是一種誤解。」
影片在警官對鏡頭談話中展開,像看一件真實事件的報導。
種族問題必然存在,因為膚色差異誰都看得見。
被歧視與再歧視,沒有絕對的壞人,每個人都有罪,每個人都無辜。
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身份的標籤、迫害和反擊,
各自獨立又相互交錯。

9.15.2005

大逃殺I Battle Royale

我對BR的了解其實不深。只是聊聊感想,無關批評。

起因是前幾年的台北電影節,參展日片《青い春》(藍色青春 Blue Spring)讓我印象深刻,
而一直被策展人和影展手冊提及比較的另一部電影,就是Battle Royale。
當時片名叫《生存遊戲》,我複誦著導演深作欣二的名字,試著在腦海留下記憶,以便日後查詢。

前些日子,在書店看到新書「大逃殺」,沒發現就是當年的生存遊戲,
直到在破報上不小心看到文章,差點擦身而過。

漫畫、原著我還沒拜見,先看了電影。
不知該怎麼形容,把這麼驚悚的事用這麼娛樂的方式演出。
片頭字體和呈現法一付電動關卡就要開始的樣子,
但明明是沈重的主題。
把駭人聽聞的事實用綜藝的方式描述,讓人不寒而慄。
影片前段的遊戲規則說明的演出就是一例。

裡面有多重的價值顛覆。
北野武飾演的老師從成人的無奈,轉為報復玩弄年輕的生命,
甚至抗議自己人生而拒絕回到原來的現實,
和他對死亡稀鬆平常的態度相較,
學生們的恐懼和竭盡所能的求生就更顯得諷刺。
規則的改變,將原來生活模式極端相反的兩邊重置,
老師輕浮起來,學生卻像大人般憂心忡忡,煩惱著活不活得過明天。

角色被困在導演架構的世界裡,
像伊藤潤二漫畫裡一樣,被隔絕而無助,
彷彿回到現實世界就是救贖。

但同學們希望回到的正常世界是拯救,也是死亡,
畢業後的學生進入社會,
就必須接受成人的遊戲規則,
為了生存而彼此廝殺,
不管唸書時如何揮灑的同窗情誼。
即使沒有犯錯,
結局也會找上你,棄權或打破規則的下場都一樣。
站在存活的角度上,
人的情感會變得如何脆弱?
而迎接年輕人的社會,
規則又是誰訂的?
結構是否也是驚悚地近乎可笑?
人和人之間的信任,又是建立在什麼基礎之上呢?

從血漿的噴灑和感覺不出生命重量的死亡連續,
我感受到對生存喘不過氣,
和持續絕望累積出的慘白微笑。
無法選擇要不要加入的生存遊戲,
活著,承載比死亡更多的無柰。

9.12.2005

電車男 Densha otoko

簡單地說,這是部簡單可愛的影片。
最近的日本片常有著小品題材,但試圖充分發揮情節的張力,讓你邊笑邊看,也邊看邊哭。
只要戲謔的不過份,悲傷的不誇飾,都可以很輕鬆地入口消化。
而且都是貼近大眾生活的日常感觸。

相較於穿著有型有款的人,我總覺得樸實的人感覺親切多了,
但外表衣著是包括在社會認定的過程裡,
在日本相信格外嚴苛。

有誰是靈魂和軀體都有相同外貌的呢?
在路過街上的櫥窗鏡時,我總會想:「這就是我的樣子啊!」
和我想像中還真有些差距,
所以我一直很羨慕到哪裡都可以一直狂照鏡子欣賞自己各種角度,
再不停調整髮型的女孩,
看著男主角的自卑,和被定型為與戀愛無緣的毒男,
過去的回憶慢慢浮上,
熟悉的心疼感也就自然延伸,
也就不去深究電影是否有默許社會化和以貌取人的嫌疑。

我有朋友,平時沈點寡言,
在msn遇到他卻判若兩人,
或多或少,我們在網路上都表態的多一些吧!
抽離了現實的包袱和身分限制,
增加了熱情或是溫度,
電車男的真實故事裡,人和人在網路介質的互動,
和有真實空氣流動的地表,
也形成有趣的對照,
將虛擬的情境和表情符號真人化,
旁白刻意以各種角度出現在畫面裡的表現,
導演在小細節也表現了活潑的創意。

我即使到現在出門還會被誤認為學生,
常常在買票時只恨自己沒有留一張學生證,
但要經過多少時間和事件我們才能接受自己現在的模樣呢?
在自我轉變的過程中,又要如何才能決定自己該成為什麼樣子?
電影講出了我們曾經有的懷疑,和也許到現在仍持續的不安,
實現不可能美夢的過程中,我們也許也得到自我認同的意外禮物。

我相信本質單純美好的東西,不用過度包裝,
感受物件本身就會讓人喜愛;
如果不理會宣傳廣告裡形容是「都會男女浪漫愛情喜劇」的矯情用詞,
用最簡單的心情看電影,也許就有屬於你自己的愉快體驗。

8.11.2005

巧克力冒險工廠 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

我看巧克力冒險工廠其實充滿無限懷念。
看到威利旺卡手持剪刀剪彩後的歡迎姿勢,我微微一笑,彷彿是強尼戴普和提姆波頓向當年剪刀手的影迷們打招呼。
不過,除了以緬懷的角度重溫他們的合作,這部片還是應該獨立出來,停止再被比較。
這部片和當時進戲院時的預期不一樣,和預告片暗示的類型也不同,但我倒是欣賞這一點。
這部片是不是那麼適合給孩子看,我保留態度,畢竟戲院裡總也有惡形惡狀的小朋友看著自己在電影裡被懲罰- 尤其過度保護子女的家長更不適合看吧!(笑)
裡面的笑點其實也沒有那麼多,黑暗的放映廳裡有好一陣子旁邊的小孩是沈默等待著,威利旺卡稍稍搞笑一點,他們就會發出渴望又滿足的朗朗笑聲。
詭異、神秘、超寫實又有趣,一直是提姆波頓的風格,諷刺但不警世,我們只需放下一切,任由電影把我們帶去各個地方。
只是我們看電影還是不太放得開。我們希望緊握住故事主線,角色後來呢?怎麼沒有介紹?這時候孩子怎麼了?怎麼還能唱起歌來呢?我們急於知道接下來發生的事,無心沉醉於娛樂性很高的奧柏倫柏人演唱,即使看著電影,我們還是擔憂著現實的事,水是不是燒開沒人管、天花板是不是繼續漏雨、衣服是不是弄得全身濕...想想我們還真是不自由。
在繽紛歡愉的氣氛下人們比較疏於防備,但這部片在炫麗的色彩下包裝的可能不是甜美的糖蜜, 這也是諷刺的地方,一般電子媒體不也用積極的態度、精美地包裝著駭人的新聞內容嗎?
電影裡的對照也很有趣。威利旺卡有著成人的外型,但內心和他執著的巧克力糖衣同個年紀。抽中獎券的孩子們卻一個比一個恐怖,像無數個世故功利的成年人類型。威利旺卡追逐著童年,巧克力和糖像幼年時不切實際的夢想,被大人禁止了;中獎的小朋友們卻急於抛掉幼稚的肉身,用控制和欲望證明他們和大人一樣成熟。
片中的配角也不會只是配角,不管是海倫娜寶漢卡特或是克里斯多夫李,看著好演員詮釋著單純可愛的角色時更讓人難以拒絶,像有數十層味道的糖果,溫潤又有深度。
不過看提姆波頓有個好處。雖然我前面講了一大堆,但其實可以什麼都不想,單純地看電影,就活在他創造的世界裡一起旅行,光是這點就讓人夠興奮了。

5.19.2005

偷情 Closer

Dear Moh:
我昨天看了偷情的DVD。我第一個感覺是這可能會有兩極的喜好和評斷。
之前同事有人說好看,有人說無聊,年紀比較長些的就對70年次的妹妹說:「那種你們看不懂啦。」
偷情是部對話量很大的片子。
角色彼此之間除了觀察猜測,大量的問題往返,就像真實生活一樣,
如果對方不說我們有可能猜不出。
偷人的畫面觀眾沒有看到,我們和戲中人一樣靠著一個又一個問題,希望能構築出當時的實景。逼問中想知道又不想知道的矛盾心情。
實情和謊言相互交錯,每個人同時是被害者又是背叛者,背負著罪名卻又給對方判刑。
克里夫歐文演的皮膚科醫生是很有趣的樣本。看似是裡面最膚淺的人,但又對人有很真實的體悟。追求真實,所以殘忍,但和其他人的偽善相較之下卻讓人無法討厭這個角色。(好啦,我承認我不欣賞羅勃茲和裘德洛)娜塔莉波曼也是,她的愛情可能在一開始我們感覺不到,(人們不太相信脫衣舞孃的忠貞不移,又認為太輕易與人開始一段關係)但她的情感卻反而先被出賣。
我們看到娜塔莉波曼的護照時,才知道導演也開我們一個玩笑,有時候人反而只想聽自以為的真相,有時真的很難區分是真的還是我們想聽的。
偷情不會是我認為的超級好片,只是它和我對它的預設立場不同。讓我有些驚訝,而且讓人思考。你應該看過了吧(如果還沒,以上...應該不算透露劇情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