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2.2005

電車男 Densha otoko

簡單地說,這是部簡單可愛的影片。
最近的日本片常有著小品題材,但試圖充分發揮情節的張力,讓你邊笑邊看,也邊看邊哭。
只要戲謔的不過份,悲傷的不誇飾,都可以很輕鬆地入口消化。
而且都是貼近大眾生活的日常感觸。

相較於穿著有型有款的人,我總覺得樸實的人感覺親切多了,
但外表衣著是包括在社會認定的過程裡,
在日本相信格外嚴苛。

有誰是靈魂和軀體都有相同外貌的呢?
在路過街上的櫥窗鏡時,我總會想:「這就是我的樣子啊!」
和我想像中還真有些差距,
所以我一直很羨慕到哪裡都可以一直狂照鏡子欣賞自己各種角度,
再不停調整髮型的女孩,
看著男主角的自卑,和被定型為與戀愛無緣的毒男,
過去的回憶慢慢浮上,
熟悉的心疼感也就自然延伸,
也就不去深究電影是否有默許社會化和以貌取人的嫌疑。

我有朋友,平時沈點寡言,
在msn遇到他卻判若兩人,
或多或少,我們在網路上都表態的多一些吧!
抽離了現實的包袱和身分限制,
增加了熱情或是溫度,
電車男的真實故事裡,人和人在網路介質的互動,
和有真實空氣流動的地表,
也形成有趣的對照,
將虛擬的情境和表情符號真人化,
旁白刻意以各種角度出現在畫面裡的表現,
導演在小細節也表現了活潑的創意。

我即使到現在出門還會被誤認為學生,
常常在買票時只恨自己沒有留一張學生證,
但要經過多少時間和事件我們才能接受自己現在的模樣呢?
在自我轉變的過程中,又要如何才能決定自己該成為什麼樣子?
電影講出了我們曾經有的懷疑,和也許到現在仍持續的不安,
實現不可能美夢的過程中,我們也許也得到自我認同的意外禮物。

我相信本質單純美好的東西,不用過度包裝,
感受物件本身就會讓人喜愛;
如果不理會宣傳廣告裡形容是「都會男女浪漫愛情喜劇」的矯情用詞,
用最簡單的心情看電影,也許就有屬於你自己的愉快體驗。

沒有留言: